近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发布的《文化蓝皮书: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(2015—2016)》提到,在可预见的未来,中国电影产业可能将与互联网生态体系相互融合。连日来,记者调查了网络大电影行业的现状,发现随着大众观影方式的多元化,国内掀起了网络大电影拍摄热潮。有业内人士预测,网络大电影未来会和院线影片平起平坐,“甚至会超过传统的院线电影”。
低成本、高回报、短周期的网络大电影
“这绝对是一个风口。”12日,聪明传媒CEO朱其民这样告诉记者。朱其民所说的“风口”指的是国内拍摄网络大电影的热潮。相较于院线电影,网络大电影以网站为播放平台,时长大多超过1小时,具有成本低,制作周期短等特点。
当天,由朱其民公司出品的一部网络大电影刚刚开机。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网记者,该片上线日期被定在今年暑期档,意味着从开拍到上线不会超过5个月,除去后期制作,拍摄时间只有不到1个月。
对传统院线影片来说,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一部影片的摄制、上线,似乎略显仓促,但在网络大电影领域,这算是相对较长的摄制周期了。
2015年颇具人气的网络电影《道士出山》只用8天就完成了拍摄。然而,这部时长72分钟、成本仅有28万元的影片,影片在网上以付费方式播出,上线4个月后,该片网络票房收入已超过2000万元,票房翻了71倍还多。
今年1月,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向华就在参加一场论坛时透露,2015年网络大电影制作成本主要在50-80万元之间。爱奇艺的另一组数据显示,去年50%的网络大电影片方都能回本。艺恩咨询发布的《2015中国视频行业付费研究报告》指出,去年爱奇艺播放量前十的网络大电影收益合计已超1亿。
“吸金”风潮与“洗牌”预期
低成本、高回报、短周期,这似乎成为当下中国网络大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受。
《2015中国视频行业付费研究报告》指出,网络大电影资金门槛低、设备门槛低、人员门槛低、制作周期短。而在收益方面,目前国内大多数网络大电影都采取了付费点播分账模式。
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量,一些网络大电影干脆打起了“山寨”同期热映的院线电影主意,用片名相似的方式试图“寄生”。有报道举例称,《解救吾小姐》脱胎于《解救吾先生》,《五十度黑》来自于《五十度灰》,也有将几个电影片名组合的,如《婚姻合伙人之爸爸去哪儿》。
就连被称为“现象级网络大电影”的《道士出山》也被认为是搭上了陈凯歌电影《道士下山》的便车。
这种颇有争议的盈利模式,在将网络大电影推入“吸金”风潮的同时,也让一些媒体开始质疑,该行业的“泡沫”正在膨胀。《人民日报》4月13日刊文指出,这种文化“搭便车”的现象“只能带来眼前的一时之利”,并指出网络大电影“想要远行,还需匠心”。
北京正晖资本投资副总裁崔喆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,从商业的角度,“网大”(即网络大电影)短平快的投资回报成长将迅速吸引更多资本进入,但受限于视频网站资源,竞争加剧,“资本推动行业前行的同时,市场也将进入一个快速的洗牌期”。
业内人士看好网络大电影
虽然上述预期并不乐观,但一些业内人士仍相信网络大电影会越来越好。
《道士出山》导演张涛就认为,“这个行业应该会越来越好”。《囧西游2:蜜汁大魔王》制片人、飞鱼娱乐总裁聂巍受访时直言,“大部分网络大电影的质量问题在今年就会有很大改变,而这个行业也会慢慢往上走”。
就连拍摄传统院线影片的导演张杨都坦言,网络大电影肯定会越来越好,参与进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。
朱其民也对国内网络大电影行业的未来抱有“非常乐观”的态度,当然这是在“不做烂俗东西”的基础之上。“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就像是电商和实体店的关系。以前老百姓是从商店里买衣服,而现在他们正变得越来越习惯上淘宝。”
他坚信,网络大电影和院线影片将服务于不同的受众,而“‘网大’未来会和院线电影平起平坐,甚至会超过传统的院线电影”。